29
2025-10
发布者: 浏览次数: 次
532nm单频光纤激光器
	           
     
 
532nm测试参数
| 产品名称 | 532nm单频光纤激光器 | 
| P/N | CoSF-FC-D-532 | 
| 工作模式 | 单频 单纵模 | 
| 输出光纤 | 空间准直输出 | 
| 尺寸 | 532nm倍频头:350mm X99mm X60mm 激光器:482mmX133mmX540mm | 
| 参数 | 技术指标 | 
| 供电电源 | 220VAC | 
| 测试温度 | 25℃ | 
| 环境湿度 | <90% | 
| 预热时间 | <30 minutes | 
1064nm基频光测试结果
| 技术参数 | 单位 | 技术指标 | 测试结果 | ||
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|||
| 中心波长 | nm | 1063.7 | 1064 | 1064.3 | 1064.0120(可调) | 
| 调谐精度 | pm | - | 1 | - | 0.3 | 
| 输出线宽 | kHz | - | - | 20 | <5 | 
| 输出功率 | W | - | - | 30 | 30 | 
| 光束质量M2 | 
 | - | - | 1.3 | <1.1 | 
| 输出光斑大小 | mm | - | - | - | 1.20 | 
| 发散角 | mrad | - | - | - | 1.5 | 
| 输出RIN噪声 (RMS 10Hz~500MHz) | % | 
 | 
 | 0.05 | 6.0X10-8 | 
| 输出隔离度 | dB | 25 | - | - | 30 | 
| 工作温度 | ℃ | 0 | - | 50 | Pass | 
| 存储温度 | ℃ | -45 | - | 65 | Pass | 
| 输出光谱 | 
 | 
 | 图1 | ||
| 输出线宽 | 
 | 
 | 图2 | ||
| 输出M2 | 
 | 
 | 图3 | ||
| 输出RIN | 
 | 
 | 图4 | ||
| 输出光斑大小和光斑圆度 | 
 | 
 | 图5 | ||
| 不同基频波长对应的光栅温度和最佳晶体温度 | 
 | 
 | 表1 | ||
532nm倍频测试结果
| 技术参数 | 单位 | 技术指标 | 测试结果 | ||
| 最小值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|||
| 中心波长 | nm | 531.85 | 532 | 532.15 | 532.0060 | 
| 532nm输出线宽 | kHz | - | - | 20 | <10 | 
| 输出功率 | W | - | - | 10 | 10.2 | 
| 光束质量M2 | 
 | - | - | 1.3 | <1.3 | 
| 输出光斑大小 @出光口0.5m处 | mm | - | 0.8 | - | 0.806 | 
| 输出光斑圆度 | 
 | 0.9 | - | 1.1 | 0.93 | 
| 发散角(半角) | mrad | - | - | 0.6 | 0.42 | 
| 像散 | % | - | - | 15 | 1.6 | 
| 输出PER | dB | 20 | - | - | >30 | 
| 输出RIN噪声 (RMS 10Hz-500MHz) | % | 
 | 
 | 0.05 | 6.0X10-8 | 
| 输出功率稳定性 @1H(RMS) | % | - | - | 0.75 | 0.3@1H | 
| 工作温度 | ℃ | 0 | - | 50 | Pass | 
| 存储温度 | ℃ | -45 | - | 65 | Pass | 
| 输出光斑大小和光斑圆度 | 
 | 
 | 图6 | ||
| 输出功率稳定性@8H | 
 | 
 | 图7 | ||
	
	 
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▲ 图1:1064nm输出光谱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▲ 图2: 1064nm输出线宽     
	 
      
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▲ 图3:1064nm输出M2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 图4:1064nm输出RIN    
	 
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▲ 图5:532nm输出光斑大小和光斑圆度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 ▲ 图6:532nm输出光斑大小和光斑圆度 
	 
   
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▲  图7:532nm输出功率稳定性@8H            
	表1:1064nm基频波长对应的光栅温度和最佳晶体温度 
 
| 基频光波长(nm) | 滤波光栅温度(℃) | 最佳倍频晶体温度(℃) | 
| 1063.7 | 16.2 | 34.3 | 
| 1063.8 | 19.5 | 35.3 | 
| 1063.9 | 23.5 | 36.5 | 
| 1064 | 26.4 | 37.65 | 
| 1064.1 | 29.5 | 38.75 | 
| 1064.2 | 32.6 | 39.85 | 
| 1064.3 | 35.9 | 41.3 | 
激光器使用注意事项
1.激光器的CH1是用来改变基频光波长的,功率默认80mW不用调;设备CH2是用来改变滤波光栅温度的,功率默认300mW不用调;CH3是用来改变倍频晶体温度和设置532输出功率的。改变基频光波长时,对应的光栅温度和倍频晶体温度也需要随之改变,这三者的最佳匹配值如表1所示。
2.改变基频光波长时,需要关掉放大器功率,并且等基频光波长、光栅温度和晶体温度稳定后再开启放大器功率,稳定时间不超过3min,等温度稳定下来后再进行开光操作。
3.开光需要尽量设置小步进进行调节(最高不要超过500mW),突然大步进设置功率可能会导致晶体温度变化,效率变低。
4.需要调整晶体温度到最佳温度再开启APC,APC按钮开启后,设置8W以下 的功率会直接进行APC控制功率,8W及以上功率会延时10s,10s后等待输出光监测 与设置光功率相等时再进行APC控制功率。如果10s后输出光监测达不到设置光功 率,需要微调晶体温度(稍微调低一点或者调高一点),使输出光监测与设置光功率相等(或者打开温度自动调节按钮,激光器会自动寻找倍频晶体当前状态下的最佳温度),进行APC控制功率(当pin2监测为0时,未开启APC功能;当pin2监测为1时,APC进入等待状态,等待输出光监测与设置光功率相等,即开启APC;只有当pin2监测为2时,APC功能生效,开始自动功率控制)。
- 相关资讯